5月18日下午,在湖南邵东县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家属伤医事件。
事发时,一名患者进入五官科诊室就诊,家属称医生救治不积极,辱骂并殴打正在接诊的医生王俊,致其受伤倒地。当日晚些时候,受害医生因抢救无效死亡。目前,3名嫌疑人已全部归案。
医生被伤患家属殴打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18日下午1时40分左右,湖南邵东县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家属殴打伤害医生事件。事发时,一名交通事故受伤患者进入该院五官科诊室就诊,医生王俊在接诊时,因患者家属不满,在推搡过程中被患者家属突然一拳击倒在地。
当地政府人士透露,事发后,邵阳市及邵东县两级医疗专家进行了九游游戏中心全力救治,但王俊在18日下午5时15分左右,停止了心跳,因公殉职。
记者了解到,杨某新、杨某春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杨某垒迫于警方压力,于18日晚7点投案自首,三名嫌疑人全部归案。目前,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正全力做好案件侦查、善后抚恤等工作。
国家卫生委作出回应
昨日深夜,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卫计委负责人对发生在邵东县人民医院的恶性暴力伤医案件表示强烈谴责,同时,对受害的王俊医生表示沉痛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该负责人表示,这是一起恶性刑事案件,必须依法严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必须坚决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目前,国家卫计委已与公安部联合成立工作组赶赴湖南,对被害医生家属进行慰问,对案件进行现场督办,坚决打击、依法严惩涉医违法犯罪。国家卫计委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共建良好有序的就医环境,增进全民健康福祉。
半个月内两位医生遇袭致死
医生被患者或患者家属的殴打、辱骂的事情频频发生。医生遇袭致死这样的悲剧,在半个月之内就发生了两次!
就在本月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医师陈仲伟被曾经的患者砍了30多刀,不幸辞世。
陈仲伟医生头部、胸部、腹部、四肢多处刀伤,大量失血。在经过长达43小时的连续救治后,终因伤情过重不幸离世。
陈仲伟医生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深感震恸。不少市民自发来到广州市的英雄广场,深切悼念陈医生。上千人从各地赶来,有的自广州、东莞、中山等城市,还有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一院、中山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院等医院,他们有的是陈仲伟的同事、有的是同门兄弟姐妹,更多的是,同情陈医生的陌生人。
参加悼念的人几乎都带着蜡烛和鲜花,静静地排队,再将蜡烛围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心形。现场还有人用小提琴演奏着《送别》、《送战友》等曲目。
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我九游礼包们自己
新华社记者白靖利发文表示:
几起伤医、杀医事件引发各界关注。这些暴力事件再次向全社会敲响警钟: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我九游游戏攻略们自己。
医者仁心,医生护士向来是受人尊敬的职业。然而,近年来这种尊敬产生了一些异化。这其中既有医生与患者沟通不到位的原因,也与一些患者对医学专业知识认识不够有关。但从根本上来说,医患纠纷以及医暴、医闹等现象,很多都是多年来医疗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革除积弊尚不彻底带来的问题。
伤害医生护士,换不来哪怕一分的好处,却会带来成百上千倍的坏处,不仅让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人身安全感,也为这项职业带来了本不该有的阴影。甚至有些医护人员凉了心,不希望子女再从事医护工作。
社会前进的步伐不能失去正确的坐标。医暴、医闹事件,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更是对医患关系和社会信任的伤害。作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守护神,如果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最终损害的是每一个人。假如没有人愿意再做医护人员,又能指望谁来守护你我他的健康?
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最紧迫的要求就是让医护人员有一个安全的职业环境,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让医护人员执业有尊严,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护人员的职业氛围。尽管这些年,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收入水平并不高,但大部分人依旧尽职尽责。这些年,网络上也不断传播着手术室睡在地上的医生等感人瞬间。如何借助医疗体制改革的机遇,给予他们更多的职业理解、社会认同和更好的职业待遇,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
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国家卫计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到“医闹”行为入刑,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一些措施,以对暴力伤医“零容忍”的态度保障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进一步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破除以药养医的“怪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让医患和谐关系拥有更稳固的社会根基。
网友热评
滕雪:我也是医护人员,虽然没有被砍杀,但是常年接收这种无理取闹,恶意中伤的病人和家属。非常的期待国家能出台政策应对这种事情。现在频繁的看见同仁这样,很受伤很痛心。我们不要同情,只要处置办法,别让这种事再发生
Y H安:太令人发指!死者太无辜,死者的父母更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那些感人的医生们……
在很多人的心中,医生是社会精英群体,他们掌握着“生杀大权”,但其实,他们用一个又一个行动感动着人们。
照片中的医生叫杜予俊,是宁波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今年已60岁,到了退休年龄。网友将其“打点滴坐诊”的照片发到了网上。“这一次被关注,心里也很温暖。”杜予俊说,我们医生很多时候都是把病人当成亲人来看,真心换真心,“许多病人看到我后,会主动上来关心询问。我觉得要对得起这些病人的关心,与病人们一起面对疾病。”
2月27日凌晨,为了尽快给手术台上的患者输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张润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嘴里还念叨着“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
2015年10月12日,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新老320国道交界地一名道路工人“猝死”,呼吸、心跳停止。120急救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出诊医师俞美祥初步评估后,立即为工人进行心肺复苏。从事发现场到医院急诊室,整整半个多小时,俞医生一路跪着施救,心脏按压没有一刻松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石卓,在手术前,他怀抱着一位穿着病号服、即将做手术的2岁小萝莉,陪着她看手机、安抚她。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医师蒋丹,在手术后的间隙疲惫地倚靠在更衣室衣柜里小憩。
这些可爱可敬的医生们钟爱着自己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愿每个人给予他们的都是尊敬、认可,而非伤害。
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综合
编辑/薛婉彤
评论列表